2023-04-24 09:41:58
本次调查体验涉及天猫、淘宝、京东、苏宁易购、国美在线、当当网、亚马逊等13家网络购物平台,共选取了809款商品,涉及服装鞋帽、手机数码、零食特产、化妆洗护、家居家纺、母婴用品、箱包配饰、图书音像、家用电器、运动户外、汽车用品以及其他日用品等12大品类。除去部分缺货、停售、下架以及不参加“双11”活动等无效商品样本外,共获得网购价格调查体验有效样本533个(款)。根据体验设计,体验人员通过截屏、录像、照相等取证方式对每款商品详细记录了14个时间点的价格明示情况。
从533款商品价格明示情况来看,11月11日当天价格低于10月20日、23日、26日、29日,11月1日、4日、7日、10日等时间节点的比例为27.8%;当天价格与这些时间节点持平的比例为55.5%;当天价格高于这些时间节点的比例为16.7%。
问题一:先涨后降(一)淘宝平台某品牌乳液,从10月29日-11月11日记录时间段来看,11月11日标价为126元,活动为满119元减5元和满5.01元送5元店铺红包,实际售价为116元,此价格并非价格记录期间最低价格(94元)(见图一)。
(二)天猫平台某品牌女包在10月23日-11月11日记录时间段中,存在标价上涨情形,从1199元涨至1499元,随后11月11日标价下降为1348元。
(三)京东平台某品牌床品套件从10月29日-11月11日记录时间段来看,价格上涨幅度很大,标价由299元涨至1199元,而11月11日当天降为439元,比涨价前标价299元与“双11”促销后的329元还要高。
(四)京东平台某品牌床上用品在10月29日-11月11日记录期间,标价存在明显上涨情况,由399元涨至749元,11月11日商家在商品信息页面749元价格旁边标示“买一件到手价399元”,与涨价前10月29日标价一致。
(五)苏宁易购平台某品牌化妆品礼盒从11月4日-11月11日记录时间段来看,标价由119元上涨到239元,而“双11”促销时满两件打五折。
(六)苏宁易购平台某品牌护肤套装从10月29日-11月11日记录时间段来看,标价由89元上涨至199元,而“双11”促销活动满两件打五折。
(七)国美在线平台某品牌电饭煲11月7日将标价由之前的449元,涨至499元,参加“双11”减价50元的活动。
(八)1号店平台某品牌女包价格从10月20日-11月11日记录时间段来看,价格由1198元涨价到1298元,而之后“双11”促销期间降到1268元。
(九)1号店平台某品牌单肩包从10月23日-11月11日的记录时间段来看,价格由999元上涨到至1099元,而在“双11”促销期降至1069元。
(十)1号店某品牌家纺套件从11月7日-11月16日记录时间段来看,标价由399元上涨至548元,参加“双11”满减活动后价格为448元,反而比促销前、促销后的399元更贵。
(十一)聚美优品平台某品牌男鞋从11月1日-11日的记录时间段来看,价格由516元涨至646元,而在“双11”开展促销活动,满199元返200现金券。
(十二)当当网平台某品牌女装从10月29日-11月11日的记录时间段来看,11月1日价格上涨到528元,同时给出促销优惠政策“预售11.8发货;299减50,399减80,599减151”,实际价格448元,远高于之前价格142元,而在11月11日又降为127元。
(十三)蘑菇街平台某品牌童装从11月1日-11日的记录时间段来看,标价由89.01元(实际价格87.01)上涨至95.36(实际价格93.36)元,而后“双11”促销期再降至标价89(实际价格87)元,与涨价前价格差不多。
(十四)网易考拉海购平台某品牌床品套装从11月7日-11日的记录时间段来看,标价由700元上涨至1580元,而在11月11日下降为669元。
问题二:虚构原价如网易考拉海购平台某品牌钱包10月20日销售价格为549元,参考价为1300元,而在11月10日销售价格升为649元,参考价也随之上涨至1500元,参考价在促销期间上涨,看似折扣力度大,实则“双11”销售价格已上涨(见图二、图三)。
问题三:价格更贵“双11”已经成为全国消费者购物狂欢节,众多电商平台打造“双11”物美价廉的购物文化,并在“双11”期间推出各种吸引消费者的促销活动,打折、满减、返券不一而足。然而,调查发现,有些商品虽然参与“双11”促销活动,但价格并不实惠。
如京东平台某品牌男装11月11日PC端的标价168元,移动端标价128元,参加“双11”跨店三免一的活动,如果买单件,“双11”移动端价格128元高于10月20日的99元,10月23日、26日的118元;如果按“双11”最优惠的方式购买,以移动端购买3件男装的优惠后价格256元,与10月20日优惠后价格207.9元,10月23日与26日优惠后价格247.8元相比,仍然更贵。由此可见,此商品“双11”优惠价并不优惠。
问题四:严重失信经营者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交易的准则,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础。然而,调查发现,部分商家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存在不履行价格承诺、宣传价格与实际价格不符、通过设立高额“好评返现”活动干扰信用评价机制等失信行为。
如国美在线平台某品牌取暖器11月4日销售价格为329元,价格上方的标语为:“到手价329,仅11.1-11.9”,而到11.7日销售价格变为299元,标语也相应发生变化:“到手价299,仅11.1-11.9”。消费者若看到11月4日的价格承诺,会以为11月1日-11月9日的价格都为329元,而实际上11月7日的价格降低了,商家没有遵守价格承诺。
又如,天猫平台某商家存在以低价做宣传现象,宣传界面价格相对较低,但实际点入链接后,商品标价高于宣传界面。
中消协表示,价格记录结果表明,宣称参加“双11”促销活动的商品中,16.7%的商品价格在11月11日当天并不是近期低价,假促销、真误导等涉嫌违规行为大量存在,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维护网络购物市场价格秩序,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中消协提出以下建议:
――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适应网络购物方式的价格法律规定,通过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手段等,加大对电商平台及其商家的价格行为监测力度,适时公布价格监测结果,严厉查处价格违法和价格失信行为,用完善的信用机制约束失信经营者。
――电商平台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一是要建立健全价格审查把关机制,如实、全面记录、保存促销活动所涉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质量、售后等重要内容,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依法组织的监督检查,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信誉评价体系,加强平台自身信用建设,不做虚假增信的炒信活动,不搞虚假折扣的失信行为,发现平台商家涉嫌违反相关价格法律规定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与举报,加大对违法失信行为的处罚;三是要严守价格法规,公平有序竞争,不搞虚假促销,推进明码实价,实行明折明扣,兑现价格承诺,实实在在地让利于消费者。
――消费者应理性参与电商集中促销活动:一方面要提前了解网购平台及商家的促销活动信息与交易规则,货比三家、按需购买,必要时可通过实体店了解相关情况,不要贪恋低价、避免冲动消费;另一方面要注意留存网络购物凭据,保存好网上商品交易截屏、价格承诺以及与商家聊天记录等重要信息,并索取购物凭证,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