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中检测出致癌物?真相竟是这样的! - 消费 - 翱翔网 - Powered by Discuz!

2023-04-24 09:41:58

日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的课题组,发表的一项关于我国城市自来水消毒副产物的测试结果引发了关注。报告显示,多个城市水中含有健康风险很大的消毒副产物类别,并呼吁要引起重视。在研究报告中,“致癌”的字眼引发了人们不少的忧虑。究竟这份报告能反映出我国自来水质的什么问题呢?是否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陈超副研究员日前表示,其课题组今年的一项重点研究工作就是关于全国饮用水系统中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普查。近三年中,他们从全国23个省、44个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共155个点位采集了164个水样,包括出厂水、用户龙头水和水源水。研究中测试了当前已知的全部9种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其中亚硝基二甲胺的浓度最高。陈超表示,在已经鉴别出的700多种消毒副产物中,亚硝胺类是健康风险最大的消毒副产物类别之一,特别是亚硝基二甲胺。

自来水到底安不安全?

从水源头到水龙头这个过程,水到底安不安全,是由不同部门来负责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苏一兵表示,“住建部已经关注怎么减少(自来水)消毒副产物的影响。自来水在进入水厂之前的检测一般是由环保部门来做,出场的水,是由卫生部门,也就是疾控中心来做。这两个标准实际上是不对等的。自来水的进水和出水是由两个部门的不同标准来检测的,可能这就有些差异,需要将来要改进的。第二个更加关注的是,我们现在真正饮用水的安全的指标还不够完善。”

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目前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控制标准,我国还没有。苏一兵认为,如果源头水有污染,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转化成致癌物是有可能的。前面提到的亚硝基二甲胺,目前在自来水厂层面是解决不掉的。

但解决不掉,并不代表我们的饮水不安全。

大家对亚硝胺、亚硝基二甲胺之类化学术语存在不小的认知隔膜,且水中“PM2.5”、或“致癌”等词眼,依旧引发不少人的忧虑。

       相关工作人员联系到了来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饮用水安全研究所前所长刘文君教授。刘教授表示:这是一个科研的成果,目前大家还不必过于担心。“咱们国家的(饮用水)标准是世界水平的标准,如果标准中没有涉及到,表明危害还没有那么大。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大家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

最后,小编呼吁大家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只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大家的生活才能更健康!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翱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