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塑料饮水杯具有轻巧方便、造型多样、颜色鲜艳且不易破碎等特点,因此深受家长和孩子的青睐。为进一步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江苏省消费者协会于近期对南京市场和网络平台销售的儿童塑料饮水杯进行了比较试验。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省消协就比较试验结果于5月30日下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本次共计50个样品,37个品牌。采样领域包括苏果、金润发、沃尔玛、家乐福、永辉、华联、麦德龙、孩子王、新百、金桥批发市场、江宁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以及“天猫”电商平台。其中,超市、商场28个样品、批发市场11个样品,网店11个样品。产品价格覆盖高中低档,其中10元以下8个样品;10元-30元28个样品;30元-50元8个样品;50元-100元5个样品;100元以上1个样品。
经检验,50个检测样品中,共有3个样品未达到国家标准,其中,聚碳酸酯(PC)一个样品,未达标项目为酚-蒸馏水超标;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材质两个样品,未达标项目均为丙烯腈单体超标。其中,AS材质本次共采样两个样品,两个样品均未达标。另外,对采样的50个塑料饮水杯样品中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迁移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双酚A和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迁移量均在检出限以下。
针对此次比较试验结果,省消协第一时间与经销商和电商平台进行了联系,但截至到发稿之日,3种未达标商品所涉及到的3家企业中只有2家前来确认,仍未来确认的企业是王宏模具塑料制品厂(THOMAS&FRIENDS梦幻透明大水壶)。前来确认的广州市南沙区振兴塑料有限公司(振兴小熊型吸管杯)、台州市黄岩新通塑料厂(新通280g儿童杯)两家企业针对比较试验中涉及的相同生产日期或批(货)号商品进行了下架,并追溯原料进货关及增加企业自我抽验的概率,并表示今后更加要严把质量关,确保后期不再发生此类质量问题。
(1)购买儿童塑料饮水杯时,应注意观察产品标签中的信息是否完整,例如: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号、执行标准、材质等。其中,材质宜详细列出所有可能接触食品的零部件的材质,例如:杯盖、杯身、吸管等。本次检测发现,有少数产品只列出杯身的材质,而其他部件的材质并未明确标明,使得消费者不能全面了解产品的信息。
(2)建议消费者进正规商店、买正规商品、要正规发票,尽量在大型连锁超市或专门的母婴用品店购买产品。这些单位销售的产品一般有着固定的进货渠道,对采购产品的质量把关更加严格,产品质量比较可靠。
(3)市面上常见的儿童塑料饮水杯中,聚丙烯(PP)是相对安全的材质(瓶底标注数字5),除了聚丙烯(PP)材质以外,其它材质的儿童塑料饮水杯不建议使用微波炉进行加热、消毒,避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释放出来。有些儿童塑料饮水杯除了杯身是聚丙烯(PP)材质,杯盖和吸管等零部件采用其他材质制成,消费者在购买时宜加以关注,辨认清楚。
(4)从本次检测结果发现,不达标的三个样品产品价格分别为10.9元、11元、29.9元,较其他达标样品来看,不达标样品属于中低档价位。在选购这类产品时,应更关注商品的安全性能,不能只考虑价格因素。
|